向党心·济南情:一场深情的信仰告白

时间:2025-07-09 06:53:00

盛夏的泉城济南,热浪蒸腾,却远不及涌动在城市血脉中的红色激情那般炽热。从红色场馆的静默沉思,到城市街巷的炽热奔忙,从白发老党员的坚定目光,到青春脸庞的澎湃誓言……济南大地上,一场跨越时空、接续传承的深情告白,正以最真挚的方式,向伟大的党倾诉心声、镌刻忠诚。

穿越时空叩初心

“我最大的遗憾,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章丘籍抗日巾帼英雄辛锐在情景演绎中,与党员们展开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我会继续做城市建设的一颗‘螺丝钉’,为强省会建设添砖加瓦!”全国吊装大赛冠军、塔吊司机刘顺卿作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朴素的承诺。

“要让济南拥有现代化地铁,更要让千年泉水生生不息!”青年博士后党员季雅文,为大家讲述了她所在的团队如何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打赢“泉脉保卫战”。

“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主题党课上,济阳区曲堤街道胡家村党支部书记肖岛和市残联派驻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尧庄村第一书记徐浩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讲述了投身乡村振兴的故事。

“每一次警笛长鸣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至上’的分量!”济南交警支队市中区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刘经纬讲述了济南交警护送超早产婴儿转院的“生死时速”故事。

“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承诺,我的门诊无限加号!”以铅衣为甲、仁术为剑,济南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郭磊当场做出承诺。

……

6月30日,一场以“入党初心之问”为主题的情景党课让300余名现场党员代表深受触动。次日,它通过“海右先锋”平台飞入全市各级党组织。机关、企业、高校、街道(镇)纷纷以主题党日形式,组织党员“同上一堂党课”。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党员跨越空间阻隔,共同接受精神洗礼,累计观看超47万人次。那些鲜活的演绎、深情的讲述,如同一把把钥匙,叩开了每一位聆听者心中关于信仰与担当的初心之问。

同上一堂党课

快闪涌动泉城路

“党课”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脚上。6月30日下午3点30分,济南古城“行走中的党课”走到了历下区泉城路街道恒隆北广场。

人潮熙攘的泉城路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骤然响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领唱者清亮的歌声划破喧闹,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紧接着,来自省、市、区29家单位的300多名表演者身着统一服装,从广场四面八方迅速汇聚到中央。

歌声铿锵,饱含着对党的无限深情与无比自豪。这动人的旋律如同火种,迅速点燃了现场氛围。过往的市民游客惊喜地停下脚步,脸上绽放出会心的笑容,不约而同地挥舞起表演者送上的小国旗。热烈的情绪极具感染力,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加入合唱队伍,从轻声跟唱到放声高歌。广场中央的“快闪”核心迅速被热情的群众包围,歌声一浪高过一浪,整个泉城路化作一片激情澎湃、红旗舞动的海洋。

这是歌声的共鸣,更是情感的共振。一张张洋溢着自豪的笑脸,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歌唱,让红色基因在轻松愉悦的快闪互动中自然流淌。这场庆祝党的生日的盛会,因群众的深度参与和强烈共鸣而格外生动。活动尾声,“生日快乐!”“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祝福口号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道出了泉城儿女共同的心声与坚定的信念。

升旗台上许下承诺

章丘公安分局举行升旗仪式。

如果说泉城路的小国旗是民心所向的生动注脚,那么章丘公安分局楼前庄严升起的五星红旗,则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7月1日清晨8时10分,章丘公安分局。晨光熹微,楼宇肃立。10名国旗护卫队员目光如炬,身姿挺拔如松。伴随着清晰有力的口令,“齐步走!一二一!”他们迈着刚劲整齐、掷地有声的步伐,护卫着神圣的国旗,昂首阔步走向升旗台。每一步都踏出忠诚的节拍,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使命的荣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当《义勇军进行曲》那振奋激昂、穿透云霄的旋律奏响,全场肃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体民警庄严肃穆的注目礼中,伴随着旭日的光辉,沿着旗杆冉冉升起,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仰望迎风飘扬的国旗,信念愈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维护社会稳定、护航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肩负于身。国旗下再出发,新征程上再奋进,必当以实干和担当去践行,让忠诚的誓言在行动中熠熠生辉。

纪念馆里重温誓词

有人在国旗下庄严敬礼,有人在党旗下重温誓词。

山东老战士纪念馆里,历下区东关街道菜市新村社区的党员群众正用一次特殊的追寻,叩问初心,对话信仰。

卷边的历史照片,带着弹痕的军用水壶……穿越时空的讲解声中,时光的闸门轰然开启。每一幅影像、每一件遗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齐鲁儿女在烽火岁月中的浴血奋战与不朽功勋。参观者们屏息凝神,指尖轻抚冰凉的展柜玻璃,目光在泛黄的家书、简陋的装备与跳动的历史影像间流连,历史的厚重感与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在静默的凝视中深深烙印心间。

起伏的山川沟壑,泛黄的历史记录……模拟的战场环境和真实的历史文献,瞬间将人拽入那个枪林弹雨、铁血交织的年代。参观者们围拢静听,眼神交汇中是无声的震撼与共鸣,低语交流着对革命先辈智慧与勇气的由衷敬佩,对那融入血脉的红色精神的深切认同。

当参观步入尾声,大家垂首于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广场,聆听纪念碑背后血火交织的英雄故事,感受着阳光洒在镌刻英名浮雕上的温度,敬意在此刻升腾。

高举的右拳紧握忠诚,铿锵的誓言穿透云霄,鲜红的党旗见证着初心如磐……活动的高潮在党旗下庄严定格。在肃穆而神圣的氛围中,“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词如惊雷般炸响,整齐划一,汇聚成信仰的洪流。那声音在广场上空激荡回响,是跨越时空的回应,是对革命先辈的郑重承诺,更是新时代奋斗者使命担当的铮铮宣告,深深镌刻进每一颗澎湃的心。

晚霞里的“初心温度”

革命前辈的故事,在纪念馆里,也在身边党员的记忆里。

7月1日,平阴县安城镇党委书记刘秀丽带队到兴隆镇村走访慰问老党员谷开春,为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布满岁月印痕的双手郑重托起的纪念章,是党组织沉甸甸的敬意与关怀。

当那枚承载着50年忠诚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佩戴在老人胸前,谷开春难掩激动,“只要组织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发光发热!”这朴素的承诺,是老党员对初心最生动的诠释。

同一天,济阳区阳光福缘老年公寓内,15名年龄在55岁至94岁的老党员齐聚一堂。

活动现场,一幅“生命之树”油画布静静伫立。老党员们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走到画布前。94岁的张淑华爷爷眼神坚定,颤抖着双手蘸取红色印泥,用力在枝头按下指印,“这一抹红,是咱党员的本色!”

公寓总经理齐乃华和工作人员为老党员送上印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字样的经典搪瓷杯。78岁的李桂香奶奶轻轻摩挲着杯子,眼角泛起泪花:“这杯子,让我想起年轻时在厂里奋斗的日子!”

接下来,一团团黏土在老党员手中变成“南湖红船”,一张张红纸折叠成闪耀的“党徽”。82岁的王传庭爷爷专注地剪贴纸质党徽,“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对党的心永远年轻!”

激昂的红歌旋律在耳畔回荡,深情的诗朗诵字字铿锵,优美的舞姿映衬着老党员们满足的笑脸……文艺汇演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传祥爷爷,在熟悉的旋律中挺直了腰板,目光如炬:“这场景,让我想起当年在战场上!为了党和国家,我们啥都不怕!现在,党还这样记挂我们,这份情,暖到心窝里!”

济阳区阳光福缘老年公寓内,老党员制作“南湖红船”。

论坛上的思维碰撞

承载着50年忠诚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深情的致敬,更是跨越代际的红色接力。老党员们用一生的坚守,书写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后辈党员则以真挚的关怀和切实的行动,传递着敬意,延续着薪火。

6月30日下午,章丘区社区书记“先锋论坛”启幕,为老党员代表颁发纪念章之后,社区书记们分为3组,每组各选出两支代表队,围绕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关切与典型难题,展开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实践意义的思维碰撞。

社区走访的精髓何在?是深耕细作的“深度”,还是全面覆盖的“广度”?

社区工作的天平向哪边倾斜?是解决问题的“结果实效”,还是坚守规矩的“过程规范”?

基层治理的底色是什么?是春风化雨的“情先于理”,还是公正持平的“理先于情”?

三大议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荡起思想的涟漪。

论坛现场,交锋激烈,火花四溅。当埠村街道新源社区书记掷地有声地强调深度走访才能“洞察真问题、叩开心门”,反对“跑龙套式”的敷衍时,普集街道瑞祥社区则立刻以“数据基石”和“普遍需求”为盾,力证广泛覆盖才是建立信任的基础。当圣井街道碧桂园社区书记直言社区工作要的是“快、准、暖”的服务,而非“慢、僵、冷”的流程,主张结果至上,双山街道唐王山社区书记则针锋相对,强调规范是公平与信任的基石,失去规范支撑的实效终将崩塌。当文祖街道文昌社区书记以“人”为核心,认为情感是激发参与的灵魂,双山街道鲁宏社区书记则高举理性与制度旗帜,强调公平公正才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每一次观点的碰撞,都引来台下专注的聆听与思考,空气中弥漫着智慧较量的热度。纪念章,铭刻着信仰的厚重;思想交锋,激荡着行动的号角。这场“先锋论坛”,是思想的熔炉,更是行动的预演。火花碰撞处,正是基层治理探寻破局密钥的战场。他们将带着论坛淬炼的智慧,以情系民的温度、以理服众的尺度、以行践诺的力度,在社区走访的深耕细作中,在解决难题的攻坚克难中,奋力书写既有筋骨、又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篇章,让共建共治共享的阳光,照亮每一扇居民的心窗。

小巷车轮传递星火

社区书记的服务理念还在路上,志愿服务的力量已经集结。

7月1日,槐荫区兴福街道印象济南商圈,鲜红的党旗下,商圈党委联合山东省血液中心业务一支部、槐荫区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党支部,发起了一场特殊的生命接力。

“为党徽增光,为生命护航。”党员干部们闻讯而动,将忠诚化作挽袖的勇气。“作为一名党员,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献血,非常有意义!”一位刚献完血的党员同志激动地说道。

5200毫升承载着生命希望的殷红涓涓汇聚。这不仅是一次生命的火种传递,更是对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

与此同时,在历下区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区,“红色小喇叭”志愿服务项目在党的生日这天吹响。它精准聚焦穿梭于城市血脉间的外卖骑手们,用短小精悍的“10分钟微课堂”将厚重的城市历史、滚烫的红色基因,包装成一份份精心准备的“精神外卖”,直接“配送”到新就业群体的身边,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种,鼓励他们化身移动的“红色传声筒”,将这些动人的故事接力传递,送入千家万户。

“看,当年王尽美在贡院墙根街提笔写下‘尽善尽美唯解放’那7个大字时,咱们脚下站的地方,还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浩浩芦苇荡哩!”这句跨越时空的鲜活对比,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骑手群里漾开一阵低低的惊叹和会意的轻笑。

大明湖秘密联络点点燃星火、领导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时那惊心动魄的日夜,在这“微课堂”上,原汁原味地“端”到了骑手们面前。年轻骑手眼神里闪着光: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跑的这些老巷子转角、墙根儿底下,竟然埋着这么“燃”的故事!

微课堂结束,一枚枚象征参与和荣誉的“红色传播积分贴”被郑重地递到每位骑手手中。这小小的贴纸,不仅是听讲的证明,更像一颗颗火种,点燃了他们成为流动“红色小喇叭”的志愿热情——从此,深邃的红色基因与温暖的市井烟火气,便搭载着这些不知疲倦的车轮,随着一份份外卖、一次次骑行,涓涓流淌进城市最细微的毛细血管,真正融入了大街小巷生生不息的脉搏里。

国旗下的敬礼、快闪中的歌声、小巷里的车轮、纪念馆的誓词、老党员的手印——每一个片段都是信仰的接力棒,每一次感动都是精神的淬火石。从青丝到白发,从警徽到工装,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脉动中澎湃不息。这股凝聚于泉城热土的力量,必将化作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滚滚春潮,奔涌向前!(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郝倩 邵明红 张龙 张静 王希涛 唐珊珊 陈彦杰 曹莎莎 赵赫 通讯员 胡方舟 蒋民明 朱迅 冉庆亮 朱慧 周萍 郑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