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韩一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有关讲话精神,5月9日下午,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主办,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发展规划专委会、浙江省工程咨询协会规划咨询专委会、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专委会、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智库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 开启长三角‘十五五’新征程”为主题,邀请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处长李丹,上海华略智库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陈雯,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窦瑾、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所副所长罗成书等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

研讨会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周世锋副院长主持,李军院长全程参加。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相关负责人,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地市的发改部门长三角工作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发展规划专委会、浙江省工程咨询协会规划咨询专委会、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专委会等成员单位代表到会交流。

专家主旨演讲环节,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曹钟雄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对长三角借鉴》为题,系统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做强极核和做强极点城市组团的发展路径,提出浙江可重点打造杭州等极点城市,探索发展环杭湾经济带,通过强化人工智能引领、做强产业集群、发展数字文化等新兴服务业,鼓励科技金融等方式与区域内城市组团发展,推动长三角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处长、副研究员李丹以《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湾区经济》为题,从贸易-经济、技术-经济、城市-经济等湾区经济形态的三种范式出发,提出开放国际化水平、生产要素技术水平、产业体系竞争力、政策营商环境、城市建设情况等五个分析维度,通过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实践经验,指出“十五五”时期环杭州湾产业带可将未来产业、先进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金南翼”、美丽杭州湾作为战略重点。

上海华略智库CEO、长三角研究院院长、高级经济师夏骥以《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长三角实践》为题,从构建国内大市场规避主权国家贸易摩擦的战略需求角度出发,介绍了长三角各地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探索实践,提出下一步“四大市场”的构建重点,即“商品市场”重在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市场”重在促进平衡充分、“要素市场”重在打破边界效应和“场景市场”重在明确准入标准。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理事长陈雯以《长三角“十五五”时期如何加强产业与创新协同发展》为题,分析了技术、市场、消费驱动下产业变革新趋势,基于当前长三角形成中心集聚型、核心边缘型、分散型制造业集群类型和空间分布格局,提出“十五五”时期长三角以新质生产力切入、以精明专业化思路谋划、以创新联合体打通等“产创融合”路径。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窦瑾以《创新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机制 推动从“边缘”走向“前沿”》为题,从省际毗邻地区特征分析切入,总结了安徽围绕浦口—南谯、顶山—汊河、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建设实践,客观分析了当前规划对接协同困难、利益共享机制松散、多元合作模式不足等问题,提出“十五五”时期苏浙皖省际毗邻地区做好一体规划布局、积极参与融圈发展、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细化利益共享机制等思路建议。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罗成书以《“十五五”时期浙江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思路与建议》为题,从国际、国内、自身发展三个维度分析了长三角所处的时代坐标方位,对标两省一市分析了浙江长短板及所处新阶段,提出“十五五”时期“融长”战略格局思路,并围绕科技创新协同、制度型开放、绿色生态共保、人文互通等方面提出了举措建议。

现场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创新及周边城市带动发展经验借鉴、杭州大湾区战略能级提升路径、产业数据及算力资源共享探索、新时期长三角生产力布局优化、省际毗邻区及合作平台谋划等方面对专家进行提问,与会专家认真回应交流,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周世锋最后作总结发言,指出此次论坛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大关键,聚焦三省一市重点关注领域,有助于共同深化“十五五”时期长三角相关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同时,也搭建了长三角智库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理念共商、成果互鉴。未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智库担当作用,迎接“十五五”时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走深走实贡献智慧和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