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行政岗,真香?

时间:2025-08-09 22:24:00

当其他年轻人还在这个夏天卷生卷死,要么海投努力卷进大厂,要么准备着考编上岸时——一群高学历的硕博毕业生,却偏骗开始了“向下入职”。他们把月薪不过万的大学行政岗,捧成了如今最香的“铁饭碗”。

甚至一些博士毕业生,也会选择去高校当行政

印象里的硕博毕业生,要么是发过几篇SCI的大佬,奋力在学术领域深耕;要么毕业后就进入高精尖行业,拿着高薪的同时,为祖国科技发展做贡献。

如今,当年轻人们的学历越来越卷,找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硕博毕业的年轻人们这才发现,自己的学历在无人的角落里,早已偷偷地贬了值。

于是,有人发现了硕博生一条“邪修”的找工作路子,那就是去高校当行政老师,“日常工作就是整理材料,端茶倒水,兼顾跑腿打杂。”

图源:aaaaaity-

曾经的大学行政岗,是那些资历不够深厚、应聘不上大学讲师的人们,退而求其次的岗位。如今在这个内卷的时代里,应聘高校行政岗,成了硕博毕业生们的“降维打击”的选择。

“大多数高校行政岗都要求硕士起步。但比起高校老师,行政岗的要求更宽容,不用非要是党员,也不卡你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简单来说,只要是硕士,哪怕是水硕,努努力上岸高校行政岗也没那么难。”

虽然大多数大学的行政岗,月薪都只有几千块。但这无法阻止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硕博生, 争先恐后地涌入这一岗位。

上岸了的年轻人们早就想开了,“现在可能已经不是那个遍地是金子、努力就能跨越阶层的时代了。所以与其进大厂用命换钱,最后卷出一身囊肿和结节,还在35岁被裁员。不如接受自己是个平庸的普通人,月薪几千,但一生稳定,说出去也体面。”

“更何况,进大学当行政老师,也有不少隐藏的优势。比如朝九晚五不加班,可以享受寒暑假,也不用像传统的大学老师那样卷学术和科研。”

图源:天才小抓

年轻人上岸高校行政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单独招聘,另一种是参加事业单位统考,前者是高校自己的招聘,相当于你进去签合同给学校打工,很少有编制,后者则是基本有编制的。

有人觉得,高学历的硕博生进入高校当行政,简直就是浪费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殊不知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孔乙己的长衫早就该脱下来了, 因为我清楚长衫里面啥也没穿。”

于是,高学历的年轻人开始”反向求职”,涌入高校当行政老师岗——“在钱多事多和钱少事多之间,选择了钱少事少。”

刚开始盯上高校行政这一岗位的,是那些非名校的硕士们。“如果你不是985和211,那么即使是硕士学历,找工作也挺困难。努努力考个高校的行政岗,就可以当作找不到工作的一条出路。因为比起考编,高校行政的考试算是简单。”

图源:小欢喜

研究生毕业于常州某高校的小k,是典型的江浙沪独生女。读完研究生之后,家里建议她考本校的行政岗。据她观察,能下定决心当高校行政的年轻人,往往是家境还不错的本地姑娘。

一入职,就会被爸妈配车/图源:苦瓜nono(高校打工版)

“有人说,高校行政是小康家庭女生最好的出路,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家里不指着我赚钱,我自己也没什么拼劲,无法想象北上广高薪但高压的生活。当行政老师还不用教课,也没有绩效压力,只要每天来签到就可以。”

日常工作就是写写材料/图源:小陈酱来好~

一些在大城市奋斗多年、不想卷了的疲惫打工人,也会把回老家当一个大学行政老师,当作人生的退路。

“高校行政老师不要求有教学经验,也不卡专业,唯一的硬件条件就是硕士学历,至于硕士学历含金量高不高,行政老师的岗位也并不强求。”

比起在大厂拼绩效、卷同事、搞应酬,高校行政的工作显得很简单。“行政老师日常的工作,就是填填表格,弄弄合同,安排下会议。到点下班,还可以享受周末和寒暑假。”

可以继续吃便宜的大学食堂

在北京某大厂待了5年的浙江姑娘婷婷,今年准备和老公回老家结婚。婷婷大学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高校行政还算是对口。备考三个月后,婷婷最近刚收到了一家高校行政岗的offer。

对于即将准备迈入人生下一阶段的婷婷来说,虽然这份工作的薪资,只有她在大厂薪资的五分之一,但胜在稳定。

“五险一金不缺,过节有过节费,加班有加班费,考试季监考的话,额外有补贴。年底通常有13薪,寒暑假工资照发,还可以在学校食堂打饭。工作时间比之前极大缩短了,人际关系也变得很简单。”

图源:苦瓜nono(高校打工版)

对于婷婷来说,在大城市卷上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工资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你为工作付出的情绪劳动,除了工作时间以外的隐形加班,和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失眠的夜晚,都是评估这份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考上高校行政老师,就是一种苦海中的上岸。据说高校里的行政还不是最轻松的,那些大专和中专院校里的行政, 工作环境更加宽松,还基本不会加班。”

今年刚从深圳大厂,跳槽到广州某高校当行政的妮妮,因为高强度的工作一直身体都不太好。“我在的那家大厂奉行007,工资当然很高,但总给我一种有命挣没命花的感觉。”

人到了30岁,不得不开始考虑35岁的这道坎。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考编上岸,而对于妮妮来说,去高校当行政就是门槛最低的“轻上岸”。“如果考编是上岸,那么在高校里当个行政老师就是上船。虽然是劳务派遣的合同工,但也基本不会失业。”

入校参与培训

妮妮在大厂干的是技术岗,一开始应聘高校行政时,心里还有些过不去,觉得技术人员来干行政有些丢人,月薪到手才六千,而且工作内容就是打打合同,写写材料,自己的学历毫无用武之地。

“后来想明白了,我需要的并不是光鲜亮丽的title,而仅仅是一份每天工作8小时、给交五险一金、能维持温饱的工作。”

干了行政后,工作压力小了许多/图源:苦瓜nono(高校打工版)

“之前在大厂上班,请个年假都得层层审批,交接好工作,仿佛这个公司没我得散。在高校里当行政老师,寒暑假加起来有三个月,国内国外都能玩个遍。”

已经在上海某985高校做了三年行政老师的95后家佳,毕业后就直接留在了本校,如今工资税后不到20万。

家佳的工作日常,是“9点到岗打个卡,然后开始吃早餐。整理整理资料后就开始两个小时的午休,还能回家吃个饭。下午弄弄工作,跟同事聊聊天,到点就走人。”

去大学当行政老师,课余活动可以很丰富/图源:kiki

对于家佳来说,上班不是为了赚钱,主要目的是“找个地方交交社保”。“所以如果不追求职业发展升职加薪,就要个社保和零花钱,当高校行政还是挺舒服的。

“此外,如果你纠结自己寒窗苦读后干行政,一直无法自洽,也会干得很痛苦。因为这份工作确实用不着什么高新技术,很容易没有成就感。”

当高学历的硕博毕业生们,涌入大学行政岗,他们会恍然发现,自己的日常工作变成了打杂

妮妮说,“如果在大厂上班是脑子累、身体累,那么在行政上班就是心累。行政意味着你要干很多杂活,难度很低,也没有任何成就感。学生和领导们有时不知道某个问题该找谁,那就都来找你,很多事情需要反复扯皮。”

“对于那些脑子灵活、能多线工作的人来说,行政工作没什么挑战,但如果你工作时需要集中注意力,不喜欢别人来打扰你,干行政就会干得很痛苦。”

妮妮偶尔也会觉得,比起在大厂处理bug,当行政很难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因为你不会产生什么很牛的成果,所以必须要在工作之外找到人生价值。”

在高校当行政老师,虽然压力小,同事之间也没什么竞争。“但这种轻松的环境,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行政没啥晋升机会。最大的雷是,如果你干过了高校行政,那么就很难再去就业。一旦你离职,就会发现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只能再去别的地方当行政了。”

ENDING:

作为毕业后就上岸了行政老师的“初代行政”,家佳也提醒道,“这种工作更适合家底充足的人,或是已经在大城市卷出了存款的人来做,你要做好常年低薪的准备,而且别对涨薪抱任何期待。”

妮妮也曾后悔过,自己名校毕业最后归宿竟是行政,是否真的值得。“后来想开了,学历高很重要,但找到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工作更重要。”

“其实长大后才发现,除了成为精英人士,人生还有很多选择。硕博毕业干行政,如何呢,又能怎?”(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