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用脚步摸清实情 以举措化解民忧

时间:2025-09-02 16:06:00

“以前小区楼道杂物堆积,总是找不到管理解决的部门,现在网格员上门排查当天就联合志愿者清理了,效率真高!”近日,泾川县南街社区居民张阿姨看着整洁的楼道,对社区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进万家、解难题工作连连称赞。

据了解,该社区以“精细化治理”为目标,持续深化“老兵工作室”、“街巷议事”社区治理模式,明确社区党组织主导、网格党支部主体、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建立“一线巡察—信息收集—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闭环机制,让民生服务在网格内高效流转。

为充实网格力量,社区将包联干部、社区工作者、驻社区民警、物业、业委会人员辖区“双报到”单位党员志愿者等,300余人统一编入7个网格,组建“矛盾排查调解队”“民情收集队”,采取“划片联户、责任到人”方式,实现“每户有联系人、每栋有负责人”。同时,严格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237名在职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等岗位,主动下沉网格参与走访,累计协助收集群众需求40余条,形成“社区主导、全员参与”的网格治理格局。

做实入户排查,精准掌握“民生需求”底数

“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需要社区帮忙的事?”每天清晨,社区“街巷小管家”队员都会带着“民情记录本”,以“全覆盖、地毯式”开展入户排查。严格按照“普遍问题全面查、突出问题重点查、敏感问题随时查”原则,重点关注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独居老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人群,通过“敲门走访+电话回访+微信群聊”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针对排查收集的信息,建立“一台账、两清单”管理模式——“矛盾纠纷排查台账”详细记录问题类型、涉及人员、化解进度;“风险隐患清单”“重点人员清单”明确管控措施和责任人,实行“动态更新、销号管理”。截至目前,社区累计走访居民1400余户,排查矛盾纠纷35件、风险隐患25处,均已纳入台账跟踪处置。

分类协同化解,打通“急难愁盼”解决通道

“我弟弟现在一个人居住,而且患有脑梗死,生活难以自理,我常年打工,实在是没有精力去照顾他,希望社区能够帮忙协调解决。”在入户走访时,居民何先生的诉求被网格员记下。社区第一时间启动“分类施策”机制,积极对接县民政局,为何先生弟弟办理特困供养,并协调入住敬老院,生活得到妥善照料。

对于一般性矛盾纠纷,社区坚持“边排查边化解”。此前,农副公司家属楼两户居民因院内库房归属问题引发争执,社区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上门调解,通过“耐心倾听+法律讲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针对复杂问题,社区实行“吹哨报到”机制——合志沟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导致污水外溢问题,社区“吹哨”后,住建部门、自来水公司迅速响应,3天内完成管道改造,解决10余户居民的用水难题。

同时,社区畅通“线上+线下”诉求渠道,线下依托“民呼我应”工作机制,每月15日组织居民、物业、驻区单位代表共议难题;线上开通“平凉快办·平安键”入口,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需求。近期,通过线上渠道收集的“南环路天燃气接通”问题,已协调燃气公司进行施工,目前,大部分管道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都已完成。预计在不久后,南环路居民就能顺利用上清洁、高效、安全的天然气,彻底告别用气不便的日子,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平安和谐”治理成果

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邀请公安、司法、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围绕“矛盾调解技巧”“重点人群服务”“法治宣传方法”“防灾减灾知识”等内容,对网格员、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累计培训8场次,覆盖200余人次。同时,利用重大节庆日、学生入学等有利契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5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提升居民法治意识,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同时,对接县自然资源局协调解决机械厂后山工程隐患问题,针对工程造成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听取机械厂后山居民意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整改工作。

如今,走进南街社区,居民笑脸盈盈,矛盾少了、服务暖了,平安和谐的氛围愈发浓厚。下一步,南街社区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以更细致的排查、更高效的化解、更长效的机制,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尹钧剑)